> 文章列表 > 过年贴对联有什么讲究

过年贴对联有什么讲究

过年贴对联有什么讲究

对联习俗的起源

春联是我国春节的传统民俗活动,已有近千年的历史。《宋史·礼志》记载,宋太祖赵匡胤于乾德五年(967年)在正月初一日将桃符题上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的对联,祝贺新年后,这个习俗迅速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,一直延续至今。

春联的种类和内容

春联种类繁多,有门心、门对(或称横批)、春条、斗方、框对、天对、地对、春牌、门笺、福字等。门心贴于门扉的正中,门对贴于门扉的两侧,春条为长条形,用于房屋梁柱上,斗方为正方形,用以装饰门窗,福字也经常用于门窗装饰。

春联的内容丰富多彩,主要体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。有对联赞美祖国,祝贺祖国繁荣昌盛,有对联歌颂人民,表达对人民的热爱和敬仰,有对联祝福家人,祈求家庭幸福安康,也有对联祈求平安,希望来年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

贴对联的讲究

贴对联也有很多讲究。首先,对联内容要积极向上,寓意吉祥。常见的对联内容有“春风得意”、“年年有余”、“恭喜发财”、“万事如意”、“阖家幸福”等,忌讳使用不吉利或消极的词语。

其次,贴对联要对称。贴门心和门对时,必须将上联和下联贴成左右对称的形式。上联贴在门扉右侧,下联贴在门扉左侧。如果门心内容只有几个字,则贴在门扉正中。另外,贴春联时要牢固、平整,以免被风吹落。